被追踪的朝鲜人在线阅读

《被追踪的朝鲜人》

被追踪的朝鲜人
  • 小说作者:轩书法
  • 小说字数:14.91万字
  • 小说分类:最新小说
  • 小说状态:连载
  • 小说版权:起点中文网
  • 小说章节:《被追踪的朝鲜人》第十三章
  • 小说标签:历史小说 架空历史 轩书法
  • 小说标题:被追踪的朝鲜人(轩书法)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起点中文网官方正版
开始阅读
小说简介: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章节试读:

  一九零五年春——朝鲜汉城

  一条人来人往的买卖街上,两旁有青瓦商铺也有木制结构的草房。草房上厚厚的房草被防风的草绳编成的网披护着,看上去规规矩矩。

  这条街上经营着传统的买卖:布行、草药、算卦看相;妓坊、酒馆、山货兽皮;画舫、染坊、打铁炉;金器店、钱庄、玉器行。有说的、有唱的、有背货的背夫,有拉洋车的车夫,有头顶包裹的女人;人们的穿着大多还是传统的朝鲜民族服装。

  街道开始变宽,几颗柳树下一些人在听艺人说唱,这里是民间杂耍卖艺人常来的地方。一个民间陈旧的立鼓正在被盲人老爹敲打着……

  盲人老爹席地而坐,身穿陈旧得白色民族服装正演唱着民间的索里戏。盲人唱得很是卖力,感情流露真真切切。

  他唱道:

  哎——呀——嗨!

  乌云昏昏压海面,东风啸啸逆了天。

  三艘倭船撑贼帆,倭刀霍霍向釜山。

  杀了百姓又放火,还劫女人还劫钱。

  抢了商家绫罗缎,又把耕牛赶上船。

  ……

  盲人老爹前面没有太多的听客。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端着一个空碗,身穿陈旧有补丁的长裙,好看的脸蛋瘦瘦的。

  她在听客们中间行着礼讨要着:

  大叔——赏个铜板吧!大叔——赏个铜板吧!爷爷唱得好辛苦——

  听索里的客人要么走掉,要么为难地摸半天没摸出钱来。小女孩看到希望的眼神又落空,她苦笑了一下转向另一个正在吃粘糕的富人。小女孩看着吃粘糕的富人咽了一下口水。

  小女孩讨要道:

  大叔——赏个铜板吧?爷爷唱得好辛苦!

  富人看了看小女孩将荷叶里最后一块粘糕塞进嘴里,将荷叶叠了一下放进小女孩的碗里,伸手掏出一把铜钱,小女孩可怜巴巴地盯着富人手里铜钱……

  突然对面传来一阵铜锣响和一片喝彩声……手里拿着铜钱的富人和其他听索里的人们一起跑向对面传来阵阵喝彩的人群里。

  小女孩委屈地对离开的人们哀求着:

  大叔……大叔!我的爷爷好辛苦。求您了,爷爷唱得好辛苦……

  小女孩看着几乎没有听客的场地又看了看仍旧卖力演唱的爷爷,她悄悄将讨要赏钱的空碗放在盲人爷爷身边,溜到对面的人群里。

  盲人老爹的前方只剩一位客人没有离开,没有被对面喝彩声所打动。此人身穿一身日本和服脚踏木屐,冷冷的脸上没有表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双臂相抱于胸前,细听着盲人地唱词……

  树欲静啊风不止,

  唱平安啊唤平安。

  恶浪滔天起号角,

  良人哪有恶人奸。

  ……

  卖艺场上

  喝彩的人群里小女孩挤了进来,她很有兴趣地观看卖艺人的表演。一根由麻线、布条拧成的大绳在卖艺人手里舞得呼呼生风。

  艺人只抓住绳子的一头挥舞,因为绳子太长,余下的绳子盘在地上还有一大捆。一旁放着艺人的一辆木制独轮推车,车上有一套卷着的行李。场子中间放着一个陈旧的红木箱子,大概是故作神秘。

  艺人的一招一式像武术家在表演绳鞭。绳鞭抽在地上啪啪响,绳鞭有时像一根棍子,将卖艺人撑起。卖艺人四十多岁的年龄,体形矫健行走敏捷。突然大绳被艺人捅上了天,越捅越高并且悬在空中……

  众人又是一片惊呼:

  看呐!他把绳子捅上了天。

  有人说:

  呀!这个家伙要上天吗?

  艺人回头从独轮木制的小推车上拿起一个铜锣,端到观众面前。

  喊起讨钱的行话:

  哎——来到汉城宝地,无君子不养艺人。我这肚子它咕噜咕噜地响,两天没有吃到粗饭,也没喝到汤水。各位施舍个小钱让我填饱了肚腩,再给大家演练演练——

  人们抱怨着无人施舍,有人选择了离开。

  人群里刚才吃粘糕那位不耐烦地喊道:

  呀!吊胃口是吧?没演出个什么玩意就要钱?演不演?不演滚蛋!

  出乎艺人所料,他连忙急促地敲起铜锣,快步围着场子转了一圈,

  嘴里喊道:

  哎——嗨!各位看我的本事!今天就让大家开开眼,让俺家的大圣去天宫偷仙桃回来!我喊三声,你出来啊,大圣!(几声锣)你出来啊,大圣!(几声锣响)

  众人又被吊起了胃口,围观着瞪大眼睛——地上的红木箱子突然被里面的东西翻开盖子,“噌”的一声蹿出一只猴子在铜锣声中登了场。它围着人群跑了一圈,蹲坐在艺人的跟前。

  艺人停了锣声喊道:

  嗨!我两天没吃东西啦!众人心狠,你也心狠不成,你上天去给我偷摘几个桃子下来,让我填满肚腩。

  这时站在人群前面的小女孩用舌头舔了下自己干裂的嘴唇并咽了一下口水。猴子没听主人的指令叛逆地不屑一顾。主人又敲打着一阵锣,猴子还是不动身,众人有地笑了起来,有地小声议论着……

  刚才吃粘糕的那个人又多嘴喊道:

  呀!就这把戏?活该你挨饿!

  艺人愤怒地扔掉铜锣,从车上摸起一把菜刀。众人惊呼,猴子见状,噌地一声蹿起,爬向悬在空中的绳索。噌噌向上爬去,越爬越高……众人都仰望着猴子惊叹不已。

  人群中一位五十多岁中年人,口中叼着旱烟呆呆地看着天空入了神。艺人走过他身边时,轻轻从他口中取出旱烟放在自己的口中猛吸一口,然后又将烟卷插回到对方口中。

  卖艺人背着手走到绳索下方抬头吐出一团烟雾。烟雾飘飘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高,像是一团气体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更是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柳树下

  盲人老爹还在那里情感十足地卖力演唱:

  雨珠一家遭劫难,

  父亲从军就义死。

  母女又被掳上船,

  死里逃生跳了海,命不该绝啊!

  这孩子扶着木桶飘上了岸。

  与我盲人来卖艺,

  讨要小钱买粮饭。

  ……

  老人一边唱一边打击着立鼓。穿着和服的日本人听到这里,冷冷地离去。日本人路过一家画坊,画坊的木板招牌上写着:金圣柏画坊。日本人不经意地瞟了一眼。

  画坊里

  画师一边作画一边用脚配合着外面盲人老人家击打的鼓点。画师三十岁左右的年龄,留着黑黑的满脸胡须,白白的、一脸俊秀。他正在画着一幅水墨山水,一边用笔为山石披麻皴色一边嘴里轻轻迎合着外面盲人老人家间断性的助音:嘿——呀——

  卖艺场上

  一颗又大又新鲜的桃子带着枝叶从空中落下并摔出了桃核,紧接着又是两个桃子连同树枝和叶子一起落下。

  众人惊呼着,议论着:

  哎呀,真的是偷回了仙桃呀!

  有人说:

  哇!不敢相信,真是太神奇啦!

  有人喊:

  看!看!好大的仙桃哎——

  渐渐空中没了动静,众人疑惑地看着空中。突然,绳索像似被一种力量拽向空中,地上的绳子越来越少,转眼绳子的尽头就要离开地面。

  艺人慌忙跑过去拉住绳子惊恐地喊道:

  不好啦,被天神发现了!

  艺人一边用力往下坠,一边尴尬无助地看着众人。但长绳子没有因为艺人的坠力而停下来,他双脚离开了地面,很快把挣扎的他拽到空中……

  居高临下的艺人在空中摆动着,他似乎在观察着下面一个青砖黛瓦的大院子。空中又落下东西,众人大惊、唏嘘着——

  猴子的脑袋被扔了下来,紧跟着一件两件三件。众人一看是猴子的肢体,一下子向后退了一大步。那个小女孩没有退后而显出人群。艺人慌恐中摔了下来,随后绳子自己坠下来唰唰唰一圈一圈地盘在一起。

  艺人从地上爬起来,一瘸一拐绝望地喊道:

  完了!完了!猴子被天神斩杀了,我的猴啊——

  说着,他难过地捡起了猴子的肢体摆放到了红木箱内,盖上柜子的盖子……看猴戏的人们开始回过神来,向艺人投去大把的铜钱,艺人一拐一拐地向众人行礼。

  吃粘糕的富人痴狂地愤力向场子里撒了几把铜钱,还再翻找自己的全身。富人撒的铜钱中,其中一枚铜钱向小女孩脚前滚来,小女孩抬脚将铜钱踩住,然后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并偷偷看了一眼艺人。艺人正向观众们行着礼说着敬语,但他的耳朵好像朝着这边……众人相互惊叹着离开散去。

  有人说道:

  真可怜啊,搭了猴子的命。

  也有人说:

  神啦!头一次看到这场面真不敢相信哎。

  艺人看着众人离去,又看看地上的铜钱,走到红木箱子前面用脚踢了一下箱子。那只上天被肢解的猴子一下掀开盖子蹿了出来,牛哄哄地帮主人捡起了铜钱。

  没有离开的人们看着猴子惊讶地叫起来:

  哇!好奇怪。

  看!那只猴子好好的。

  艺人捡完地上的铜钱转身看了一眼小女孩,然后冷冷地向小女孩走了过来。小女孩不动声色抬头看着走近她的艺人……

  柳树下

  盲人老爹停下了说唱,无意中摸到了小女孩要钱的碗,

  急忙四处喊着:

  雨珠啊!雨珠啊!你这孩子又去了哪里?

  突然大街上一片混乱,前方跑过来一队日本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肩扛着带有刺刀的步枪,队伍前方有两个骑马士兵用马鞭狠狠地抽打着路人,众人纷纷喊叫着躲避。一个慌不择路的人被盲人老爹绊倒,盲人老爹也滚翻在地。

  画坊的画师跑过来,扶起盲人老爹:

  老伯,来大兵啦,快走!

  老爹对着四处盲目急躁地喊着:

  雨珠啊!雨珠啊——

  慌乱的人群里小女孩雨珠跑了回来,一边捡起地上的立鼓和一根竹竿还有那个讨要赏钱的破碗,

  一边答应着:

  是,爷爷!是——

  跟在画师和爷爷身后走进画坊里。

  画坊里

  老人唠叨着:

  雨珠啊,你这孩子一定是饿了吧?都怪那个敲锣的人,不然的话我们是可以……金画匠你是个好心人,你告诉我又过什么兵啊!这是要打仗吗?

  金画匠安慰着老人:

  是日本兵,老人家要当心啊,有时还有骑兵,凶的很。

  金画匠边说着边把盲人老爹扶坐在一把椅子上。

  盲人老爹愤愤地说:

  看来这日本人是要在咱们朝鲜当家做主啦!

  金画匠忧心忡忡地说:

  他们打败了大清国的北洋水师,打败俄国人。又怎么会把我们朝鲜放在眼里,唉——

  金画匠说着像大街望去。门外大街上日本兵走过,人们惊魂未定地收拾丢弃货物,扶起被打倒的人……

  金画匠在后门口拿过来一小袋米,塞到盲人手里:

  前几天有个亲属从江原道那边带过来一些米,拿上一点吧。

  盲人连忙摸着米袋站起说:

  金画匠,谢谢你对我们的怜悯。不瞒你说,我们爷俩真就……无米下锅了。雨珠,雨珠啊,快过来谢谢金画匠。

  还在一旁专心看画的雨珠走过来,给金画匠了个礼。

  小声说了一声敬语:

  大叔,谢谢您。

  雨珠用一个网兜背起爷爷的立鼓和那个碗。又拿起那根竹竿,将竹竿的一头塞在爷爷的手里,领着老人走出画坊。金画匠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又画起来山水画。

  画坊门口进来一个女人,女人干净利落,身穿传统韩服,头上顶着一个大大的头巾,头巾直接披到肩上。女人来到画匠跟前礼貌地行了个礼,从披巾的缝隙里打量着画匠帅气的胡须、白白净净的脸颊和文质彬彬的含蓄。

  金画匠忙打着招呼:

  欢迎您的光临,是要画像还是求一幅山水画呐?

  女人看身边无人便取出一串铜钱,放在桌子上说:

  我家主人要画像。

  金画匠看不到女人的容貌便问:

  去哪里?

  披巾女人说:

  昌德宫,天黑之后进宫殿偏门,那里有人接你。

  金画匠思考着点点头……

  黄昏

  汉城西郊的山路上传来“吱扭扭”木轮车的声音。耍猴艺人推着独轮木车,顺着山路上了山,路旁一块矗立的怪石上写着“哭鬼山”。

  山上藏有古刹唤作钟馗庙。庙前一棵有千年怪柏树,老天拔地,叶衰枝枯。树上一硕大乌鸦巢,两只乌鸦在此长相厮守凄凄昏呕,为荒岭古刹妆点着阴杀戾气。艺人推车绕过庙门直接从古刹一侧破墙处推车而入。

  古刹内有正殿大堂,两侧东西厢房,院落里同样有两棵枯骨嶙峋的柏树。耍猴艺人将车子放于西厢房门口,猴子自己跳下车跑进了西厢房里,卖艺人看了一眼东厢房紧闭的房门便直接走进大殿。

  大殿里艺人将腰间的钱袋子取出,将钱哗啦一声放入主神位前,一个像扁鼓一样木制的捐善盒里。捐善盒外观陈旧绘有图案,中间有一个投钱孔。

  卖艺人抬头看着钟馗的金身若有所思。钟馗金身完好,经岁月残蚀,颜料斑驳,但威风凛然,脚踏瘦鬼,手抓恶灵。下方左右塑有八鬼,八鬼神态各异,狰狞嗜血青面獠牙,有个瘦鬼已残肢不全,肢体断裂。

  艺人回到西厢房,昏暗的西厢房里有一口极其刺眼的柏木棺材。棺材靠在房间的一侧,棺材上铺着一张兽皮,猴子坐在兽皮上,用放着绿光的眼睛眨来眨去。艺人将行李放在一个青砖炕上,在炕洞口用火镰点燃了柴火用简易炊具打点晚餐……

  炕洞里的火光照亮了墙壁,墙壁上画满了各种鬼故事的连环画。画色已褪去鲜艳或模糊不全,但其中人物形态足矣恐怖至极。房顶一处露着天、墙壁上有漏雨的痕迹。

  入夜

  夜风扫着落叶,在哭鬼山通往钟馗庙的山路上,弯月如钩。一位跛脚醉酒的和尚哼着歌谣向古刹而来:

  世人都想有公道,欲望之下心偏了。

  饥民只顾裹腹米,贼盗掠的是财宝。

  哭鬼山上钟馗庙,遮风栖身瘸和尚……

  钟馗庙前两只乌鸦在女巫般的柏树上叫着,像似给晚归的和尚打了个招呼。和尚吱呀呀推开陈旧厚重的庙门,晃身而入。

  古刹内,和尚走到西厢房前。醉眼看到卖艺人的小推车——

  便喊道:

  施主睡下了吗?

  西厢房门依然紧闭,没有回答。

  和尚续问:

  施主睡下了吗?

  西厢房的房门紧闭无人答应。和尚挥了一下手,便向东厢走去。

  这时西厢房的们‘吱呀’一声开了。

  卖艺人站在门口问:

  主持回来啦?

  和尚忙回头吁了一口气:

  施主是睡了吧?还吵醒了你。

  艺人打了个哈欠然后问:

  主持为何这么晚归?

  和尚说:

  城里富人宋大钱归西了,请我去做了法事,晚间宋家又施了本僧一些酒饭,我便晚了些,你这两天如何呀?

  卖艺人说:

  耍了两场,收了一些钱,我见你不在,便把钱投到捐善盒里。

  和尚高兴地说:

  好啊,难得施主一片心,这样倒塌的庙墙和漏天的厢房就能尽

  快找人修缮啦。歇着吧,你也辛苦一天啦。

  和尚说完便走进东厢房,东厢房里和尚摸出火镰打燃点亮一个碗蜡。他脱去僧袍,在青砖砌成的火炕上盘腿坐下,烛光里看着墙上各种鬼故事的经典连环画——他对当天发生的事陷入回忆:

  汉城钱庄富商宋大钱的家中,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人领着和尚走过院落直奔灵堂。正房门外宋大钱的尸体被摆在灵堂之上,盖尸的灵布被下面一侧高出的东西支起。

  一旁宋大钱的女儿披着孝布伤心地抹着眼泪。女婿领着和尚走进来,女婿战战兢兢地打开灵布。

  灵塌上六十多岁的宋大钱脸色黑青,嘴不合眼不闭,右臂抬起指着什么。

  其女婿惊恐地躲在一旁叙述道:

  早晨不见岳丈起床,丫头便来叫门,不见回音便叫了我和夫人。结果发现岳丈躺在卧室里的地上成了这个样子,甚是蹊跷吓人。请法师镇妖除邪啊!保岳丈灵魂生天。

  说完给和尚行了礼。和尚围着尸体转了一圈,站在尸体的头部位置突然将尸体推起,尸体成了坐姿,和尚掐了尸体后肩几个位置,然后用肘力击打了一下后心部位。

  死去宋大钱突然喊道:

  瓶子!(声音模糊)

  和尚放下了他,宋大钱已经闭上了眼睛合上了嘴,那只手臂也放下伸直。女婿却被吓得坐在地上……女儿伤心地哭着:

  阿爸……您是要交待什么呐。

  和尚便开始念起了经,做起了超度亡灵的佛文……大门口管家领着两个警探走进来。

  灵榻前警探直接勘察了死者。

  年轻的警员身穿大韩黑色的警探服。看上去是个新入行的新手,十八、九岁的样子手里拿着记录簿。年长的探长五十多岁,沉稳老练,不善言辞身穿陈旧的警探服。

  老探长捏开死者的嘴,用一根竹板探了探、闻了一下——

  说道:

  口内无异物,气味无药毒。

  又仔细地看着死者的脖子对年轻的警员说:

  脖子上有勒痕,面部淤青可认定窒息而死……

  年轻的警员认真地记录着……

  老探长对死者的家人说:

  带我们去看看现场。

  女儿女婿领着两名身穿制服的韩国警探,来到灵堂后面的内堂。和尚也和宋家的几个佣人来到门口看警察破案。

  宋大钱的卧室很大也很富有。各种字画,摆件、瓷器、名贵家具,没有什么疑样。女儿像想起什么来到父亲的床塌前,拿开枕头打开了下面的暗格,探下身子摸了几下——

  她惊恐地说:

  父亲的一对玉龙瓶果然不见了!“双耳玉龙瓶”是大唐的物件,唐末传到朝鲜的。若瓶子自己发出声音,则第二天就会刮风。所以古董行里流行一句话“宋家的瓶子,朴家的蟾,听得风声知雨天”。

  女婿惊慌地补充道:

  对了,刚才岳丈在法师的法力下,说了一句遗言就是说他的瓶子。

  警探长走到门口看着和尚几分不解地问:

  法师用的什么法力?能让死去的人说话?

  门外的和尚合掌念道:

  阿弥陀佛——宋施主心头窝了一口气,我帮他吐了出来。

  探长质疑地问和尚:

  我是西城区警务署的申探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法术。师傅有什么线索吗?

  和尚又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超度逝者亡灵是本僧的份内,其他就一概不知了。

  申探长看了几眼和尚便又开始查看现场。申探长查看了门栓,门栓上果然有刀口拨动的痕迹。

  便对年轻人说:

  凶手经门而入。

  探长眼前闪过,夜间一把匕首插进门缝,轻轻滑动门栓。

  申探长抬头看了看房柁对年轻的警察说:

  入室盗窃转变为杀人越货。宋会长脖子上有绳索吊痕,看看房柁上有没有作案人的印迹。

  宋家的下人搬来梯子立于房柁上。年轻的警察上了梯子,仔细地看到房柁灰尘上有清晰的脚印和绳子绕梁的痕迹。

  对下面的探长说:

  申探长,果然有,还有绳子的痕迹。有两个鞋印不全,都是鞋底的前侧。

  申探长在下面说道:

  还是个飞贼,他把被害人吊了起来,然后翻出了瓶子。被害人最后看到贼人拿到了他的宝贝,却没能喊出……

  钟馗庙东厢房里,和尚回忆到这里便吹灭了蜡烛睡去。

  昌德宫

  夜幕下的宫殿一片宁静。偶尔有打着灯笼的宫人和皇家卫兵寻夜走过。皇帝密室里,大韩国的皇帝高宗李熙接见了金画匠。

  一根红红的蜡烛点亮了二人,金画匠跪在地上。李熙是朝鲜第二十六代国王,一八九七年他将朝鲜改国号大韩帝国。

  五十多岁的李熙忧心忡忡地说:

  当年你父金学士在朝为官,他为官忠心、正义,我至今思念。怎奈你风华正茂却不进官列,不入两班,自愿做一个民间的画匠。哎——

  金画匠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小民惶恐。

  李熙开始在画匠面前走来走去,不安地说:

  日帝日见强盛,咄咄逼人。在我大韩的驻军越来越多,殖民韩国、废黜我的帝位用不了几日啦。你听说过傀儡皇帝吗?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在用刺刀逼迫我们签下一个又一个条约。

  金画匠不敢抬头回答道:

  倭寇野心,已有几百年的谋划。

  李熙接着说:

  内政大臣们有的已经去讨好伊藤博文了,大韩国五百年的基业即将毁在我的手里。

  李熙把声音压的很低,担心哀求的口吻:

  现在我有一事要拜托你。

  金画匠抬头哽咽道:

  小民万死不迟。

  李熙拿过一个黄色布巾包裹着的盒子,蹲下来说:

  刺刀之下我大韩国玺成了日本人的工具。所以我授命与你将大韩国玺带出宫外——秘密保存!

  李熙又补充道:

  以你一个庶民的身份不会引起注意,有朝一日我大韩光复时,你再将国玺送回。

  金画匠一脸冷汗惊恐地说:

  国玺乃一国之印,国之尊严。上有皇亲国戚,下有忠心大臣,陛下为何指令小民?

  李熙既威严又低沉地说:

  错!大厦将倾,内阁大臣们无不趋炎附势,皇亲也无不战战兢兢。而你不同、忠良之后、文墨儒学之家、不谋权贵、不贪金银、国难当头,你金圣柏为天赐护宝之人。

  李熙说完将黄布包裹递与金画匠。金画匠含泪伸手接住国玺,高宗李熙却没松开……

  含泪切切地叮嘱道:

  用心用智,千万不可走漏风声!否则就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如有必要可流亡他国,大清国的哈尔滨一家银行里还存了一些黄金,是用来救国之用,我会派一个人帮助你……

  他趴在金画匠耳边声音越来越小然后慢慢地松开了手,金画匠接过国玺……两人的上方一只吊在空中的蜘蛛又向下方坠了一些,蜘蛛有拇指大小坠着它的细丝随着两人谈话的声音而震颤着。顺着蜘蛛丝向上穿过房顶……

  密室外面的碧瓦脊旁蹲着一个宫人。他正用一个先进的助听器窃听着,细丝一侧已伸进密室里,另一侧的喇叭口贴在自己的耳朵上,微暗的月光下此人正在皱眉窃听。

  窃听者的耳边听到李熙的声音:

  我将御膳房……尚宫赐予你一同护宝,她……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我会让……联系,她有……折扇……

  朴家

  买卖街上弯月高挂,凄风摇晃着朴家门前的灯笼。朴家大院坐落在临街的朴家玉器行后面,青砖黛瓦,气派考究,假山行廊,莲池竹林移步异景。

  院墙外一黑影如翩蝠一样一闪上了墙。夜行人戴一鬼面具青面獠牙,披一件黑色的斗篷站立在高墙上。随后又像只大鸟向朴家大院深处纵去,飞檐走壁的本领可见一斑。大院里第三座正房还亮着灯,几位护院在房外警戒着。

  有灯光的房间里,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六十多岁的男人。此人秃顶、锣锅背,六、七岁的小孙子依偎在他怀里。他的左手握着一把金属手杖,身旁桌子上摆着一件玉蟾。

  身旁还有一位戴眼镜的师爷,另一侧是少东家与两个护院镖头。两个镖头腰间都挂有腰刀,他们正谈论着什么。

  罗锅背两眼炯炯有神,正在抱怨着:

  乱啦!乱啦!我长兄从宫里传过话来,马上就是日本人的天下啦!让我早做打算。唉——该怎么办啊!商铺生意都停下来不成?

  眼镜师爷说:

  二爷先不要太焦虑,它日本人管天下也得让老百姓吃饭做生意。大不了我们关了铺面,也用不着交税,他们还能到家里抢吗?

  罗锅背用手杖敲着地砖说:

  抢!没听说吗?这汉城第一大钱庄的宋会长被人勒死啦!他家的玉龙瓶也被盗走!这汉城谁不知道,宋家的瓶子我朴家的蟾。

  朴家少东家说:

  阿爸,我打听过了,衙门里的差人说,汉城来了个大盗,专盗价值连城的物件,贼着呐!

  一旁的一位保镖说:

  当下这种局面应该添几条快枪,再聘请两个快枪手。

  房顶上,一块瓦片被轻轻抽开,一张鬼脸贴在上面。房间里罗锅二爷看了一眼身旁桌子上的玉蟾,玉蟾在烛光下透着荧光。他一边爱惜地用手抚摸着,

  一边很有城府地说:

  太平年月它是宝,乱世它就是祸。此宝因能预知阴雨得名,也成了朴家玉器行的镇店之宝。祖上告知此玉蟾原始于东汉据说是楼兰国祈雨的圣物,几经更迭到了唐代经安禄山之手献于唐皇。安史之乱后,逃亡的妃子将其带入朝鲜避难。祖上与此宝有缘,玉蟾带着福禄水润恩惠我朴家,传至今日不出差池已是万幸。今乱世将至,我身残年暮,儿孙难敌乱世强寇,我欲将玉蟾沉宫——以避祸。

  眼镜师爷惊诧道:

  二爷是要将玉蟾投井吗?

  罗锅二爷无奈地点点头:

  天井院里的石井十几丈深,石井口小底阔。若将玉蟾沉入,当今世人无人能够捞取。大盗、倭寇,就会死了这条心。等到了盛世,子孙后代定有办法获得。

  他说着用手抚摸着孙子的头,小孙子也好奇的和大家一起看着桌子上的玉蟾蜍,红宝石镶嵌的眼睛,绿色的蟾体……

  天井旁,朴家少爷手捧着玉蟾,护院们守在两旁。男佣们打着灯笼,朴二爷领着孙子和师爷在其后。一护院将辘轳一圈一圈地摇起,将井中木桶摇出井口。

  朴二爷对孙子说道:

  孩子,记住!等朝鲜太平盛世的时候,你再想办法取出吧,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智慧。

  小孙子看看玉蟾又看看爷爷说:

  爷爷,我记住啦。

  月光下玉蟾蜍透着微微的荧光,少东家捧着玉蟾放在井口上方,有些不舍得犹豫着……

  罗锅二爷用短杖敲击着地砖喊道:

  不要迟疑!痛快些!快!

  小孙子也着急喊道:

  阿爸,放进去——

  众人都看着玉蟾与少爷。少爷一咬牙双手一松,玉蟾落下……

  黑暗中一根绳鞭像箭一样带着声音打过来,缠住玉蟾。像黑蟒吸蟾,将下落中的玉蟾弹回,落入面具人的手里。面具人自顾将玉蟾装进背后的皮囊里,视若无人。

  瞬间的变化让在场人目瞪口呆。一护院抽刀的声音才提醒了护院们,护院们开始拔刀搏命,个个喊叫着挥刀而起。

  鬼面人一鞭甩出,啪的一声将冲在前面的护院抽了一个跟头。借着甩鞭力量,自己也向后弹出几丈远,犹如鹞鹰入林,让护院们开了眼。

  黑夜像是黑衣人的舞台,鞭打功夫出神入化,绳鞭带着一股刚柔之力,护院们被他抽上便是刀飞衣破。

  随后绳鞭缠住一把护院的刀柄,一下从护院手里夺下钢刀。刀随鞭舞,刀刀夺命,可又不取性命,最后将刀插进一颗树干上。鬼面人借甩刀的弹力,身体后纵飞出,随后就不见了踪影。

  护院们在东家面前栽了跟头,四下吆喝着追赶……罗锅二爷也被眼前大盗的绝技所震撼。

  用短杖戳着地绝望地哀嚎:

  一定要追回来!去呀!把玉蟾追回来——

  大少爷、师爷和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护院标头们喊叫着奔向大门……

  另一条大街上

  夜色中一辆马车轻轻跑过,马蹄声清脆有序……赶车的是一位美丽的女扮男装的人坐在前面驶着缰绳,这是一辆厢车,像是宫中出来买鲜货的采购车。马车从一棵大柳树下跑过……

  赶车人警惕地四下观望着然后轻轻叩击了几下后箱。后厢上方的盖子被打开,钻出一个人来,后背上还背着一个华丽的黄布包袱。那人轻轻跳下跑着的马车借着夜色原地蹲下身子四下看了看,随后向马车相反的方向跑去……

  鬼脸人从大柳树上一个鹞鹰翻身轻轻落下,他在树上看到了跳下马车的人。身影一闪追向跳下马车的人。

  夜幕下背包袱的人拐了弯向另一条街跑去……背着黄布包袱的人来到金圣柏画坊,自己转身贴在门板上细听身后有没有动静。听了一会然后轻轻开了门板上的锁头闪身而入。

  黑暗中鬼面人一闪而出,确认了金圣柏画坊几个字。不远处朴家的护院喊叫着打着灯笼奔来:

  这边……这边……快!他在这里!

  鬼脸面具人背着装有玉蟾的皮囊一跃而起像只蝙蝠向西郊方向遁去……

  早晨

  一座干净小院,两间茅草房。草屋里盲人老爹坐在地榻上,一手轻轻拍着立鼓找着感觉。

  嘴里低声哼着唱词:

  爱兮……爱兮……爱兮……

  随后对外面喊道:

  雨珠啊——雨珠——

  没有回音。

  老人家嘟囔着:

  又去听人家的学堂啦!哎——我们该吃白米饭啦。

  外面院子里一个泥做的锅台,一台朝鲜小铁锅在冒着热气。小院邻居家的石头青瓦墙边。雨珠踩着一个木凳子在听里面书声朗朗。

  书院里

  几间青瓦房,一群学生穿得干干净净,他们坐在院落里。每人的下方坐着一个蒲草垫子,前面放着纸笔。

  一位年轻的先生在讲课,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一身青色的韩服,短发、带着一个墨笠,英气精神。受教的学生,十几岁的少年坐在前排,中间是青年后面是成年,略有四、五十位学生。

  先生身后有一块木架,有两幅写好的汉字宋词挂在上面,汉字写得浑厚有力钢钩银划一般。先生开始用韩语译读了其中一首——宋朝爱国词人幸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然后先生又补充道:

  幸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他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爱国诗词,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乡村民风的词作,如“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下面我们大家就学写汉字,临摹这两首宋词。对词意不懂的可以提问。

  大家拿起笔开始临摹。

  一青年提问:

  安先生,翁媪是什么意思。

  安先生回答:

  年龄高的男人和女人。

  又有一位成年人问:

  “的卢”是什么意思?

  安先生又解释道:

  的卢是马的名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在这里是马跑得快的意思。

  在没有提问的情况下,安老师边走边看同学们写得如何?当走到最后面时。

  青瓦墙边的雨珠突然问:

  最喜小儿亡赖,小儿叫亡赖吗?

  学生们和安先生抬头寻了声音的方向。看到几颗桃树后面墙头外的雨珠,大家也甚是好奇。雨珠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不好意思,悄悄蹲下身子,墙上只露她的脑袋,怯怯地看着里面。

  安先生微笑了一下大声回答:

  小儿不叫亡赖,在本词中“亡”代替了“无”的使用。作者的意思最喜小儿无赖,完整的解释是我最喜欢顽皮的小儿子。

  说着安先生走了过去,走过几棵桃树,来到雨珠扶墙的地方。墙外的雨珠抬起头看着安先生……

  安先生诚恳和善地看着雨珠说:

  你也可以到里面来上学的。

  雨珠看着安先生摇了摇头。

  安先生又说:

  我讲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关键点,好悟性啊!你今后可以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雨珠还是摇了摇头,然后说:

  我每天只能在这里听一会儿,因为我要陪爷爷上街,爷爷什么都看不见。

  说着回头看了看小草屋然后又说:

  今天我要下课了,谢谢您安先生,我闻到了糊饭的味儿。

  说完雨珠下了木凳离开了青瓦墙,向小草屋跑去……

  一座戒备森严的别墅公馆

  这里是伊藤博文驻韩官邸。身穿日本和服的人在一位日本军官的领引下走进公馆,这个穿和服的人就是在买卖街上听盲人唱索里戏的那个人。穿和服的日本人被直接引领到一个健身房里。

  健身房里的木制地板上,有两位身穿白色武士服的人,正在激烈地用木制武士刀格斗。靠近后清楚地看到一位老者留着胡须、鼻子右侧有一颗豆粒大的黑痣,个子不高却干练、刚毅。

  另一位是个年轻的女子,唇红齿白面部冷峻。两人时攻时守。老者的武士刀法,劈、剁、砍,刺。女子则是,闪、跳、腾、挪。突然老者一刀劈过,对方蹲卧闪过木刀。

  老者一脚踢向女士的后腰,女士反手将木刀护到后面,老者一脚踢在木刀上,木刀推着女子在地板上滑了出去撞到了墙上,两人才算罢手。老者扶起女子,两人相互使礼,有侍女送过来湿好的毛巾,两人擦洗着……

  年轻女子陪练恭敬地说:

  义父的武士刀威猛不减。

  老者喘息着笑着:

  你总是让着我,我能感觉出来!

  老者看到了进来的客人。穿和服的男人来到老者身旁深深地行了个躬身礼。

  并恭敬道:

  学生斋藤季治郎拜见先生。

  伊藤博文微笑着走过来,握住季治郎的手说:

  斋藤君到了,好久不见啦。来我介绍一下,裴真子,我在韩国的干女儿。

  斋藤与裴真子相互行了礼,说着:

  请多关照。

  客厅里,两人坐在沙发上开始攀谈。裴真子端上两小碗香茶。

  伊藤博文说:

  这次我把你从东京陆军部调过来,就是想让你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有用武之地。现在是大日本帝国合并、征服朝鲜的关键时刻,一些激进团体和个人反日情绪很高。你精通朝鲜语,汉语,又善于潜伏侦察。希望你能提前消耗带头闹事的那些人,将他们消灭在萌芽之中。

  季治郎站起来点头:嗨!

  电话响起……伊藤站起来接了电话:

  喂——你说吧——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皇帝陛下给我阴一套阳一套,好吧!下命令从今晚开始所有的宫殿、外务府、军政处都要部置我们的卫队。

  伊藤博文温怒地挂了电话,回坐到沙发上,点了一颗烟。

  然后对季治郎说:

  看来你刚到就有事要做啦!皇宫里的内线传来消息。昨天晚上皇帝李熙秘密接见了一位神秘人物,有可能将国玺转移了出去。如果是这样真是一件让人不高兴的事,因为我们还有条约要签,没有国玺的合约是没有说服力的。奇怪!前几天玉玺还在外务府,是怎么到了皇宫里。

  斋藤起身:

  学生将全力追查韩国国玺的下落。

  伊藤博文看着季治郎想了想便站起身,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拉开抽屉。里面摆着一把漂亮的勃郎宁手枪。

  他拿出手枪走到季治郎身旁说:

  你就负责特高科吧!不过你做事一贯独来独往,这里毕竟不是日本本土,处处还是要小心,这把手枪就送给你做个防身吧!

  斋藤急忙躬身行礼。双手接过手枪说:

  恩师待我厚重,学生将铭记于心。

  伊藤博文满意地看着季治郎点点头,然后走到一张挂着的地图前,兴致勃勃的看着地图。季治郎也随即走过来,他看到地图上,大日本帝国版图是红色的,朝鲜的版图也是红色的、中国东北的版图是黄色的,其它中国的版图则是灰色的,

  伊藤看着地图说:

  朝鲜已是我们刀案上没有骨头的肉,怎么刮都是大日本帝国说得算。不过,不着急——慢慢来。为了这块通往清国满洲的跳板,我们准备了三百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被追踪的朝鲜人相似小说
架空历史,乞丐帝王
架空历史大乱斗
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人物之拯救地球系统
解释不清楚了,我写的历史小说成真
老子只想在架空历史里活着
本网站属于导航站,我们只提供导航,请打开起点中文网官方网站浏览被追踪的朝鲜人最新章节列表目录。本部书籍标签:被追踪的朝鲜人 小说、被追踪的朝鲜人免费阅读全文、被追踪的朝鲜人小说阅读免费、被追踪的朝鲜人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被追踪的朝鲜人全文免费阅读、起点中文网TXT免费下载在线阅读、小说TXT下载、小说在线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全文免费笔趣阁、合集小说完整版、小说全集在线阅读、最快刚刚更新最新结局、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笔趣阁、最终结局最新今天、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无弹窗、笔趣阁小说系列全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最新篇章最新章节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广告、最新免费全文阅读、免费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阅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小说全集免费阅读、全文小说最近章节。

被追踪的朝鲜人最新章节|被追踪的朝鲜人免费阅读|被追踪的朝鲜人主角是谁?

Copyright 2022 www.guanwang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导航

小说导航不侵权只提供小说正版导航,版权属原作者原官网.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20009290号-4 公安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3253号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