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千千又万万在线阅读

《人间千千又万万》

人间千千又万万 开始阅读
小说简介:自2022年12月至今,我行走在世界屋脊尼泊尔的无数山脉里,与当地人一起生活,记录下了28位喜马拉雅山脉里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底层人民的故事。最后增加一位埃及人的故事和一位亚美尼亚人的故事。所以此书总计30个人物故事。

章节试读:

  时间轮回,无数吟诵生命的赞歌在喜马拉雅山脉里被人们流传。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很坚定的认为自己这一生一定是不平凡的,会去越过一座山,跨过一片海,到大家所想的世界里,尽情的在自己幻想的生命里遨游。但是人想要完完整整的走完生命,就必须学会如何活下去,不仅是要按照自己的想要的方式,也要按照别人所想的方式。于是那些新降临的生命在世俗的条条框框里被裹挟着,一道又一道被迫刻上去的枷锁像是融进身体里的血液,诉说着自己无法改变的苦衷,也诉说着喜马拉雅山脉少为人知且被埋葬的苦衷。

  十二岁的达娃赞布出生在尼泊尔东北山区一个叫沃克中嘎的地方,在群山交融的喜马拉雅山脉里,有一座大山的山头好像被大自然从正中间给截掉了,大山的上半部分留下了一片平整空阔之地。在喜马拉雅山脉里,一块平整的土地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多少年来,他们纷纷顺着山脚向上爬去,在抵达半山腰处的那块平整之地上安家建寨,而达娃赞布的家就住在那里。

   2023年11月17日凌晨四点,我随明玛还有恬恬一起坐在一辆破旧的吉普车上摇摇晃晃的驶向了珠峰脚下一个叫索伦昆布的小地方。正午十二点,车辆行驶在拥有无数个急转弯的盘山路上,寒冷里的阳光线透过车窗直勾勾的照射在我的脸上,头脑的一阵阵眩晕之感夹杂着满腹呕吐之意令我多多少少有些难受,于是挪了挪坐了几个小时没有动的屁股,将睡枕垫在车窗上,尽量让自己的坐姿更舒服一些,以确保能坚持完接下来那五六个小时的盘山路。远远的看,围着大山而建的盘山公路似一条条刻画在青山绿水里的小线条,司机苏梦的双手紧握着汽车的方向盘,一会向左打个三百六十度,一会儿又很快的向右打个三百六十度,就是这样的动作,在十二三个小时的路途中,他将尽持续了八九个小时。

  赶路和晕车的疲劳难受之感使我仿似瘫痪了一般软塌塌的靠在车窗上,无数的绿植透过车窗从眼前匆匆划过,这令我的眩晕之感更加强烈了些许。正当自己的百无聊赖之感越加浓烈时,在一个不禁意抬头的瞬间,我看到了远处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村庄。说实话在尼泊尔待了将近一年,除了加德满都之外,很少在大山深处看到一座处于特别平整之处的村庄,远远望去,那村庄所处的平底仿似一个巨大的圆柱子,链接圆柱子和外面世界的是一个与圆柱子一样高的走廊。若是形容的更具体一点,那个小村庄就像一个平底锅,平底锅的周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而平底锅的锅把刚好是链接平底锅和外面社会的唯一路径。觉得那村落看上去甚是有趣,想让苏梦在路边停一会儿,我好下去拍点照片和视频,但无奈山路崎岖狭窄,为了不造成后方车辆堵塞亦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我只好打消了自己内心的这个念头,在车辆行驶的途中抓拍了一点点。当然,那段时间那个村落在我的脑海中停留了许久,我给其取了一个名字,“平底锅村。“

   2023年11月19日,是我到达索伦昆布寺院的第三天,那天是周日,寺院里面所有的喇嘛都放假休息,不上课的。当天早上七点钟在寺院的厨房里吃过早餐后我和恬恬随着明玛一起在寺院的周边闲悠达。尽管是放假休息的周末,但寺院里的小喇嘛们仍旧会起个大早,劈柴的劈柴,种地的种地,洗衣服的洗衣服,做饭的做饭,从清晨日出而始到傍晚日落而终,都是如此。

  我有些不解的问明玛:“为什么周日了孩子们还是如此的忙碌”?

  明玛笑着回复说:“说是周日放假休息,其实也就是不上课,这一天孩子们要做各种各样的活计,所以也可以说这一天所有的课程是劳动课”。

  我再次疑问道:“劳动课?可是有些活计对这些小孩来说实在太重了,压根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该做的”。

  明玛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再次笑着向我回复说:没有办法,他们除了学习一些课本知识以外必须要再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他们以后才会靠自己活下去。不管年纪大小,不管什么样的活儿,他们必须得要靠自己完成。虽是看上去苦了一些,但对他们以后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真正对达娃赞布有印象的时间段也正是19号那天。在我惊叹于索伦坤布寺院的小喇嘛们不管年龄大小都能干各种不一样的活计时,明玛掏出手机边向我展示一个视频边说道:你看这个孩子,他叫达娃赞布,别看他年纪小,但编织竹筐的技能可是厉害的很,他以前编制竹筐的视频曾在尼泊尔人的网络上火了好久一阵子呢。

  我一边盯着手机视频里编制竹筐的达娃赞布一边不可思议的向明玛问道:这个孩子看上去也才八九岁,他会编制竹筐?

  明玛瞪大眼睛满脸笑意,随后回复说:当然,他编制竹筐的功夫可是要比一些大人还要厉害。你要不信我等会让他现场编制一个,看我是不是骗你的。

  差不多过了半个多小时,明玛急匆匆的跑到厨房来喊我:春树快走吧,达娃赞布他们这会儿闲了,咱们去后面的草坪上让他给你编竹筐。

  听到此,我提起相机跟着明玛从厨房里跑了出去。

  在索伦坤布寺院的一块空地上种着一些竹子,明玛指着那小片竹林向我说道:达娃赞布他们在那儿砍编制竹筐的竹子呢,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去看一看。还未等明玛说罢,我早已顺着眼前通往小竹林的窄道走了过去。

  茂密的小竹林里,达娃赞布和几个其他小喇嘛熟练的挑选着适合他们编制竹筐的竹子,一个人负责从根部砍断,一个人负责往出递,还有一个人负责往寺院后面的草坪上背。

  草坪上,他们将砍来的竹子据成了若干根长短一样的竹竿,随后将那些竹竿劈成了四个大小一样的竹板,而达娃赞布则是用刀又将那些竹板劈成了无数个薄薄的竹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熟练清晰,像极了一个老手。

  当天编织竹筐的一共有四个小喇嘛,这四个孩子和达娃赞布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都是从小学习编制竹筐技术的。那天为了使编制竹筐的场景看上去“壮观”一点,所以明玛把那四个孩子都叫了过来一并陪着达娃赞布,与其一起编制。

  在达娃赞布的手中,他把切好的竹片上下纵横的相交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底座,将多余出来的那部分竹片从圆形底座的边缘处往上一折,那折竹片的力度掌握的非常合适,没有使其断掉,也没有不足够,而是刚好把所有多余出来的竹片折成了同样程度的弯曲形状。做完这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他便拿起一根竹片着手开始将它穿插在折起来的那些竹片之中,以完成对竹筐四个面的编制工作。

  大概两个半小时后,达娃赞布完成了第一个小竹筐的编制。他满脸微笑且不好意思的将竹筐拿给坐在一旁的我和明玛看,随后害羞的低声对明玛说了一连串的话,明玛摸了摸达娃赞布的头,转过头边展示着手中的竹筐边笑着对我说道:达娃赞布说寺院里的竹子太硬了,划的他手疼,如果换成他们家乡的竹子,这种小竹筐他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编制出来一个。

  在索伦坤布寺院里我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达娃赞布,那是一个害羞腼腆且胆小的孩子,每次从我和明玛身边经过时都会低着头加快脚步,尽管是如此,但他的脸上永远会挂着腼腆的笑容。

  日子沉浸在望不透的喜马拉雅山脉里,人群世世代代的更迭,翻滚的云朵在无数的山顶之上见证着关于那里的人,那里的喜怒哀乐,以及人们在那里的生活。我在那里听到过最多的一个词语便是“丢弃。”昨天某某人的父母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成为了他的负担,于是他选择将自己的父母丢弃掉。今天某某人的老婆因为不能生娃,亦或者年龄不断的增加,看起来没有以前好看了,与之一起过腻了,于是他选择将自己的老婆丢弃掉。明天某某家庭因为孩子太多了而没有足够的粮食解决温饱问题,于是他们选择将吃的最多的那一个孩子丢弃掉。

  很多次,我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何是那么的刻薄,无论哪种关系,说丢弃就丢弃。可当后来我完全融入进他们的生活后才发现,人们的苦衷是连成山,汇成河的,他们无法改变某些与生俱来就存在的现状,也没有人帮助他们去改变。千百年来的一些传统观念像是一颗带毒的钢钉被重重的盯在了人们的头骨里,狠狠的砸进了深厚的喜马拉雅山脉里,抛开情感,大家觉得只有能让自己活下去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在观看达娃赞布编制竹筐的那天,明玛对我说:我希望你能记录一下达娃赞布,他是这里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他们很无辜,也很可怜。希望你能将这些孩子的贫寒命运写出来,讲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喜马拉雅深山里这些边缘地区孩子们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注意到他们,可以帮助他们。在这偏远穷苦且交通极其落后的地方,出生于低种姓家族的孩子,他们的命运被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座座雪山埋藏,很少被人们注意到。他们的一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成为种地维持饱腹的“低等穷苦农民”,要么成为游走四方的“低等乞丐”。他们压根做不到依靠自己和抛弃他们的家人走出这一座座重叠深厚的雪山。

  在索伦坤布寺院居住了十天,与达娃赞布前后进行过两次交流。第一次是19号他编制竹筐的那天,大概了解了一下关于他的家庭成员构成。第二次是在2023年11月23号下午,但因为其年纪尚小,很多关于以前的事情基本上都忘记了,所以在当天下午我和明玛请来了带他出家的舅舅。通过舅舅的讲述,关于达娃赞布的故事这才得以慢慢的铺展开来。

  2011年,达娃赞布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在父母手足无措的状态下出生。

  多年前,深邃的喜马拉雅山脉里,信息沟通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且困难的,若是想要和外面的世界有所联系,人们只能通过双脚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方式。当然,处在一个信息闭塞,媒介传播落后的地区,人们将一整天的时间划分成了四份去消遣日常生活,起床后干活、干完活后喝酒、喝完酒后撒泼、撒完泼后睡觉。对于那些身于如此生活境地的低种姓家庭来说,一个孩子的出生足以让他们措手不及。长期以来大量饮食烈酒的习惯导致很多人口齿不清、神经麻痹、做事迟缓、不考虑对错,所以有些人压根就没有多大的能力去照顾和抚养一个孩子。

  生命的成长本就是一场涂画白色纸张的过程,由无数好的坏的笔画在其上面肆意涂写,于是乎,有些人的一生被涂写了个一帆风顺,幸福安康。而有些人的一生从落笔的那一刻起就涂写了个沟壑千万,困苦无奈。

  达娃赞布的舅舅告诉我说:达娃赞布从出生那一刻起要面对的一件事就是饿肚子,即便是他作为一个生下来没有多久的婴儿。其嗜酒成性的父母在坐月子期间仍旧每天要喝的烂醉如泥,想起孩子了就给孩子喂点吃的,想不起了就任由他饿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达娃赞布五六岁左右,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父母后来有所改变,而是因为达娃赞布长大了,他可以自己干活了。

  2017年,六岁的达娃赞布到了正式入学的年纪,但父母没有任何把他送去学校读书学习的想法。那个孩子整日在家的生活就是帮助父母照顾两个弟弟,甚至是家里的一日三餐都得需要他去做,而只要是做错一点点小事,其喝醉酒的父母亲则会拎起任何东西狠狠的朝他打过去。

  有天,住在不远处的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拿出自己编制竹筐赚的一点钱,在自己儿子和儿媳妇强烈的反对下执意带达娃赞布去学校报名,送他去上学。尽管是上学了,但繁重的家务活儿仍旧需要他每天亲自去操劳。

  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牛喂草,其次翻山越岭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学校学习,放学后边回家边会在路上给牛砍拾青草往回背,回到家后喂完牛紧接着就去给烂醉如泥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弟弟们做饭。达娃赞布的舅舅说:好像那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六岁多的孩子是个活着的大人,他需要操劳关于那个家的任何事情。

  说到这里,一旁的明玛赶忙转过头给我解释道:在山里居住的人们有一种想法,一个家庭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就必须要承担养家糊口,照顾家庭成员的责任,所以这也就是达娃赞布的父母为啥会把家里所有的活儿都交给他做的原因,他是家里的老大,家里的一切必须要他去打理。

  我有些不可思议的向明玛反问道:让老大顾家这种想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那时候达娃赞布才六七岁啊,只是个孩子,有些活儿压根就不是一个孩子能做得来的,他的父母亲怎么就那么狠心了?

  明玛很无奈的摇了摇头,面色严肃且凝固了许久,随后口气深沉地说道:哎,这里的很多孩子从能做家务活儿的那天起,就已经不是孩子了。说真的,有些成年人生孩子纯粹就是为了给自己家里增添劳动力,这些孩子的境遇是差的很呢。

  达娃赞布的舅舅告诉我说:差不多是2020年,达娃赞布九岁的时候,父母基本上把家里的土地都交给了他去打理。

  我有些诧异的问道:意思是让达娃赞布种地吗?他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可以种地?

  舅舅回复说:他会的可是多着呢,别看他年纪小,但是种玉米和土豆可是个高手呢。他爸妈天天喝酒,喝醉了以后啥也不管,就知道对彼此大打出手,而且他们打架的时候看到谁就打谁,所以那时候他们每打一次架,达娃赞布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就注定缺少不了挨一顿父母的毒打。

  我再次问舅舅: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吗?都嗜酒吗?

  他回复说:没有,我姐姐其实一开始挺正常的,但是后来和我姐夫结婚以后被我姐夫打的不正常了。我感觉她的脑子一定是受了刺激,所以就变成了和我姐夫一样嗜酒且有暴力倾向的人了。

  我不解的再次问道:那既然你姐夫嗜酒成性,有暴力倾向,那你爸妈当初为啥要把你姐姐嫁给他呢?

  他回复说:我们也是看走眼了,当初他不知道从哪里见过一次我姐,后来直接到我们家对我爸妈说看上了我姐姐,要娶她为妻,然后我爸妈同意了。要是那时候知道他是那么一个男人,我爸妈说啥都不同意。

  我对舅舅所说的话有些不可置信,为什么他的父母就那么容易的将自己的女儿嫁掉呢?难道都不看男方的状况吗?

  一旁的明玛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赶忙解释道:在喜马拉雅山脉里有很多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若是一个男人看上了一个女人,只需要带着哈达和酿的酒去女方家里求婚就行了,一般基本上都会成的。

  随后我问达娃赞布:你是什么民族呢?

  达娃赞布满脸凝重,不好意思的低声回复了一句:夏尔巴人。

  见此,明玛憋着嘴盯着我不出声的笑了起来,随后转过头去问达娃赞布的舅舅:你们是什么民族?

  然而达娃赞布的舅舅突然满脸严肃,低下头,一句话都不说了。这时明玛转过头看着我用汉语说道:我已经看出来了,其实他们不是夏尔巴人,因该是很身份很低的那种民族,所以在我们问道民族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不愿意说。在大山里这样的情况很正常,有很大的一些人会因为自己是出生于低种姓的民族而感到自卑和羞耻。

  2021年,达娃赞布十岁,那一年他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妹妹。由于家里的活计实在是太多了,上到四年级的达娃赞布被迫辍学,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种地,喂牛,照顾弟弟妹妹们。

  达娃赞布的舅舅说因为他的姐夫整日酗酒,以至于后来伤到了脑神经,整个人看上去疯疯癫癫的,几个孩子待在家里纯粹就是他的发泄桶。

  我问舅舅:那你作为孩子们的舅舅,你看着自己的外甥们遭罪吗?

  他回复说:感觉他们活着是真的很遭罪,还有我那个被打傻的姐姐,其实也挺可怜的。我姐夫最害怕的人就是我,如果我去他们家里发现他打我姐姐还几个孩子,我会收拾他的,所以每当我在的时候他就啥都不敢做。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我不能一辈子都守着我姐姐和孩子们吧?

  辍学后的达娃赞布在父母眼中依然是个成年人了,作为长子的他承担起关于那个家庭的所有。舅舅满脸愤恨且憎恶地说道: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把家里所有活计交给一个孩子也就罢了,可家里没有粮食的时候他们也不管,让一个小小的达娃赞布去想办法。你看看达娃赞布,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脸上的皱纹,瘦小的身子。

  除了达娃赞布的性格之外,那个孩子的外表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说他十二岁吧,可看上去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说他像小孩子吧,可他那深邃的抬头纹又好像告诉我那是一个成年人。

  2022年的某天傍晚,十一岁的达娃赞布给父母做晚饭后去找邻家朋友一起玩耍,当天因为玩的太入迷而回家有点晚。那天深夜,他告别了一起玩耍的朋友,托着瘦小的身躯急匆匆且又满是慌张的往家里跑。他害怕极了,怕回去后家里人还没有睡,若是被父母发现自己回去那么晚,指定少不了一顿毒打。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当他踏进家门口的那一瞬间,一股子浓烈的青稞酒味儿扑面而来,眼前的父母嘴里对彼此讲着不堪入耳的脏话,互相骂到激动之时还会拿起身边的任何一个东西朝对方扔过去。两个弟弟害怕的蜷缩在屋内的一堆木柴跟前,而妹妹则是光着身子满脸眼泪鼻涕,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着。

  见达娃赞布走了进来,其父亲立马将火气指向了他,虽是因为喝了大量的酒行动上有些缓慢和颤抖,但抓起达娃赞布的力气可是一点都不小。他一把将刚进门的达娃赞布拉到了自己的跟前,满脸无情又憎恶的骂道:狗娘生的东西,大半夜去哪里了?弟弟妹妹们不管了吗?爹和妈不要了吗?说罢,狠狠的一个耳光扇在了达娃赞布的脸上,早已被吓得瘫软的达娃赞布压根就没有来得及躲避掉自己父亲那有力的一巴掌,瘦弱的身板因为父亲的巴掌而狠狠的掉落在地上。头重重的磕在用三块石板搭建成的灶台上,一时间鲜血从头发里流了出来,顺着脸颊流淌了起来。见此,一旁的母亲则是瘫坐在了地上,一言不发,不敢在其丈夫跟前做任何事情。而他的父亲则是上前一把将摔在地上的达娃赞布拎了起来,完全不顾及他流血的头,又将他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嘴里恶狠狠的骂道:你死掉算了吧,连家里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我要你干什么?我是要多一个人浪费粮食吗?说罢又狠狠的朝着趴在地上的达娃赞布重重的踢了几脚。

  达娃赞布说那天他感觉眼前一切都是黑的,啥也看不见,脑子和耳朵里面全是嗡嗡嗡的声音。

  第二天,住在不远的爷爷从别人口中听说达娃赞布被自己儿子打的起不来了,他即气愤又无助,怕管的太多会迎来自己儿子的一顿毒打,但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孙子遭受折磨。他无法想象那个孩子后面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也不敢想象自己的孙子小小年纪若是因为承担太多而有一天发生什么意外。所以他做了个决定,想给孩子教一门手艺,他希望自己的孙子以后有机会逃离那个家庭,可以利用学来的手艺养活自己。

  过了很多天,达娃赞布的身体慢慢恢复了,爷爷便隔三差五的把他叫到自己的身边给他教授如何编制竹筐的手艺。

  舅舅说达娃赞布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跟着爷爷差不多学习了两个多月,他就已经完全掌握了编制竹筐的技术,最快的时候一天可以编制四五个那种大型的竹背篓。一开始爷爷会把达娃赞布编制的竹背篓免费送给周边的邻居们使用,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达娃赞布多多练习这门手艺。而爷爷偷偷教他学习编制竹筐的这件事,他的父母一直都不知道。

  后来有一天村里面的一个年轻人看到达娃赞布和同村的一个小男孩跟着爷爷一起编制竹筐,于是他顺手拍了一个视频发到了网上,一时间,那条视频火遍了整个尼泊尔人的网络,人们感叹和心疼这个穿着破旧且满脸笑容的未成年小孩子熟练的从事着一项与他的年龄毫无相干的工作。当然,爆火整个尼泊尔这件事对达娃赞布来说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作用,也并没有让他的命运出现什么好的转机。村里面的一些人拿着那个视频跑到达娃赞布的家里向他的父亲调侃道:感觉你家孩子挺可怜的,穿着破旧,这么小就被迫学习编制竹筐。

  当父亲知道达娃赞布一天跟着爷爷偷偷编制竹筐这件事后,他感觉那条视频的爆火让他在熟人跟前颜面扫地,别人都说他一无所事,靠一个孩子编制竹筐赚钱养活自己。他觉得因为达娃赞布,所以那么多人知道了自己家不堪的境地,他生气坏了,跑到自己父亲家里将其辛辛苦苦编制好的竹筐全部给踩碎了,大骂自己的父亲带着达娃赞布给自己丢了人。那天他拿着一根大拇指一般粗的竹竿,狠狠的朝着达娃赞布的手上抽了一番,并训斥自己的父亲以后不许带达娃赞布编制竹筐。但当后来他现达娃赞布编制的竹筐确实可以卖钱时,于是就到处给别人推销,而所有卖竹筐赚的钱全被他拿去买酒喝了,把一个孩子活脱脱的当成了赚钱工具。

  舅舅说:那时候达娃赞布做竹筐也没少挨打,有的时候父亲没有钱了,达娃赞布的竹筐做的太慢了,父亲就逼迫着他加班加点,若是发现他停下来休息,指定少不了一顿骂和一顿打。你看他的手,哪里像个小孩子的手?

  而后的日子,在浑浊里周而复始着,在那片深山里除了不敢过多插手的爷爷之外,没有人能懂那个十一岁少年的苦衷和悲哀。

  2022年盛夏某一天,万里晴空铺满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五颜六色植被点缀着大地,无数的人们尝试着在土地上挖开一个口子,种下贫瘠困苦的自己,长出光明,结出美好人生。那天舅舅去达娃赞布的家乡沃克中嘎看望自己的姐姐,因为他是个喇嘛,所以达娃赞布家的邻居们对他尊敬有加,他们也会好奇的向他询问着关于索伦坤布寺庙的一些情况。就是那天,进进出出忙碌的达娃赞布听到了舅舅和邻居们的聊天,也大概了解到了舅舅在索伦坤布寺院的一些生活,于是当天晚上趁着父母睡着,他便偷偷的将舅舅叫到了家门口一个正在燃烧的火堆跟前,边烤着火边小心翼翼的低声问舅舅:索伦坤布那个地方好吗?

  舅舅回复说:那是个很好的地方,在那里我不会饿肚子,不用每天都去干活。我在那里有很多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当然,还有善良的仁波切,他对我们是真的好。

  听到舅舅的回复,达娃赞布双手烤着火,眼睛盯着肆意跳窜的火苗长久的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抬起头小心翼翼的再次向舅舅问道:可以带着我去出家吗?我想去学习,不想呆在这个家里饿肚子,也不想一天到晚做没完没了的活计。每次出去干完活往家走时,一想到家里整日酗酒和打骂我们的爸妈,我就怕得要死。说罢,达娃赞布低下头去陷入沉默之中,不停的摆弄着自己的双手,内心紧张、害怕、期待,他一点儿不敢看向自己的舅舅。

  对于达娃赞布的请求,舅舅先是愣了好久,他盯着低头的达娃赞布看了一遍又一遍,火光照在那张充满褶皱的孩童脸上,数不清的难过像开闸的大坝一般从他的心里喷涌出来。转头看了看屋内趴在一张塑料垫子上面早已熟睡的姐姐,就那么一瞬间,他心疼极了自己的姐姐,一个生于时代里的牺牲品,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话语和主动权。随后又回过头看着旁边一言不发的达娃赞布,语重心长的问了一句:你确定想要出家吗?你走了你的第弟弟妹妹们怎么办?

  达娃赞布拘谨的用自己的双臂紧紧的抱住了蜷缩在一起的双腿,下巴靠在两个膝盖的正中间,低声的回复说:弟弟妹妹们可以照顾自己了,求你了舅舅,带着我走吧,让我出家吧。

  舅舅说那天他不知道怎么回复达娃赞布,他知道这个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带他出家,那自己的姐姐还有其他几个孩子必定会遭受更多的罪,而且姐姐姐夫不一定会同意他出家,他走了,就没人操守家里,养活一大家子人了。若是不带他走,那这个孩子以后的命运注定就是个走不出大山的低等民族。舅舅说他担心达娃赞布在这样的境遇里以后会成为和他父亲一样的人,懒惰、嗜酒、无所事事、家暴成性。

  舅舅说那晚他失眠了,躺在地上想了很多,他本就是一个出家人,在面对一个人主动向他提出出家时,他的心里是略有一些激动的,更何况向他提出出家的是一个孩子,是他的亲外甥,这说明这个孩子与索伦坤布寺院有缘。但其实对达娃赞布来说,他提出这一想法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逃离饿肚子的家庭、逃离一天干不完的活计和挨不完的毒打。

  舅舅认为这也是达娃赞布唯一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若是错过了,那他将永远无法走出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也没有机会去过上体面的日子。所以在第二天的时候,他试探性的对达娃赞布的父亲提出了自己想带达娃赞布去寺庙出家的这个想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夫想都没想,满是无所谓的回复了一句:带去吧,反正他在家里啥也干不好,每天还吃那么多,真是浪费粮食。

  舅舅说当他听到自己的姐夫这样说时,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带着达娃赞布去索伦坤寺院出家的决定。

  我向舅舅问道:有些不可思议他的父母会这么爽快的同意了,那达娃赞布跟着你出家了,家里的活计谁干呢?

  舅舅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回复说:毫无疑问,他的弟弟妹妹们将会走他的路,家里的所有活计将由那几个孩子去干。别以为我姐夫是好心放达娃赞布走,其实是家里的粮食不够了,嫌弃达娃赞布因为一天天长大而饭量增加,他养活不起了,所以正好顺着这个借口把达娃赞布送走。我觉得等再过几年家里的那几个孩子长大了,应该也会是同样的命运。就是那种一天要求他们干数不尽的活儿,心里不开心或者喝完酒了把气全部撒在他们身上,依赖于他们但又嫌弃他们吃的太多,在真正养活不起的时候把他们作为负担和累赘丢弃掉。

  舅舅的话使我惊讶不已,于是满是疑惑的说道:就因为孩子吃的太多所以被丢弃了?如此之穷了,那他们生孩子干嘛?而且既想要孩子给他们干活,又不想给孩子饭吃,这种想法我不能理解。

  一旁的明玛见我如此之说,赶忙的接过了我的疑惑,向我回复道:没有办法,这里本就贫困落后,性教育在这里基本上为零,没有人去给他们科普一些避孕措施和知识。即便是怀孕了,因为一些宗教观念,因为极其落后的医疗条件,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生下来。长时间以来便形成了一种死循环里,怀孕了生,生了又怀孕,哪怕是一贫如洗,哪怕是压根就养不起这个最终的命运是被丢弃掉的孩子。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最麻木呢?答案是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当无知和无助的负担填满生活之后变成无谓,那大多数人最果断的一个选择便是麻木的逃避和丢弃。对于深山当中的有些低等民族来说,孩子仅仅只是生活里的一个附属品,艰难的把他们稍微养大一点,再让他们干尽无数的苦劳活计,等再大一点的时候觉得他们吃饭有点多,便会把他们抛弃掉。直至这个孩子彻底长大的时候,若是还像他的父辈人一样一直过着穷苦的日子,那当时丢他们的父母将会彻底与之断绝关系,永不来往。若是这个被丢的孩子在后来过上了富有的生活,那曾经丢弃他的父母一定会找回来,与其攀聊一番爱与情感,让其为自己养老送终。若是这个孩子拒绝了父母的请求,那他们则会大言不惭,满腹难过的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那个白眼狼孩子,哭闹着讲述着他们是如何如任何将白眼狼孩子抚养长大的,说到痛心之处,还会咒骂上那么几句恶毒的话。

  2022年的夏天过去没多久,喜马拉雅山脉里初秋的寒意,极其生冷干瘪的席卷着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在舅舅的带领下达娃赞布的父亲开开心心的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索伦坤布的寺院里,这个他养不起的孩子作为他的负担起终于要被抛弃掉了。

  我问达娃赞布:你的爸妈后来有没有到这里看望过你?

  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随后轻轻的说了一句:没有,但是我爸爸送我来的那天告诉我说他们会来看我的。

  一旁的舅舅听此,抬起头看着我和明玛摇了摇头,紧接着将达娃赞布搂在怀里,笑着对我和明玛说道:那都是哄骗他的话,一年过去了,连他们的人影都没见到,在我看来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问达娃赞布:那你以后就打算长期在寺庙里待下去吗?

  他回复说:是的,我想在寺庙里学习知识,等我以后成为一个大喇嘛的时候再回去,我需要照顾我的家人。

  明玛说这里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在父母养不起的时候会被丢在这里,反正寺院里面不仅管吃管吃,还免费教授知识,这对众多个低等民族的家庭来说是个不错的好去处。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有能力去赚钱的时候他们的家庭会要求他们回去,这在这里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就像达娃赞布,若是以后他有能力了,于他那满是传统观念的家庭来说,他必须要回去,作为家里的长子必须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这里的孩子大都是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太单纯善良了,所以于达娃赞布而言,他还是希望以后有能力返回自己的家乡,帮助一下自己的弟弟妹妹。

  我有些不可思议的向明玛说道:他们抛弃孩子的时候那么的无所谓,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哪来的脸要求孩子回去给他们养老?

  明玛无奈的笑着回复说:没有办法,这就是他们的现状。

  达娃赞布告诉我说是索伦坤布寺院给了他重新活的机会,在这里有仁波切和堪布们给他教授知识,他不需要像家里那样一天到晚为吃喝发愁,也不需要整日不停歇的劳作。说起自己的父母,他的面部表情平静至极,仿似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一般。而说起自己的弟弟妹妹,他很明显慌乱了些许,眼睛瞬间红了起来,边讲着想象当中弟弟妹妹们现在所受的苦,边摆弄着自己无处安放且有点颤抖的手。

  我问达娃赞布:你恨你的父母吗?

  他低着头长久的沉默着,那神态就像自己的舅舅被问到是什么民族时所展现出来的一模一样。

  随后我又问他:那就目前而言,你想回家吗?

  他缓慢地抬起头,看了看一旁的舅舅,摇了摇头且低声回复道:我不想回去,等我以后在这里的学习结束了再回去。

  听此,一旁的舅舅转过头笑着对我和明玛说:还有半个月就是寺院的假期了,我想带他回去看看他的弟弟妹妹,也想看看我的姐姐。如果合适的话,我想把他的两个弟弟也带到这里来。

  当舅舅向我和明玛讲出这个决定时,达娃赞布先是愣了一下,看了看舅舅,随后转过头腼腆害羞的笑着对明玛说:我不回去。

  在索伦坤布的时候我发现达娃赞布对我的相机很感兴趣,于是在他编制竹筐结束那天我把他叫到身边,给他教了一会儿如何使用相机,随后他拿着我的相机走来走去给大家拍着照,拍完后又兴冲冲的跑到我跟前向我展示,我故意抬高声音夸赞道:哇塞,你真是一个很棒的摄影师。听到我的夸赞,他一边吐着长长的舌头,一边害羞的笑着向身边的小伙伴们继续展示着。

  2023年11月23日一大早,我在寺院的厨房里再次见到了达娃赞布,那天他蔫里蔫气的一句话都不说,蜷缩着身躯缓慢的在厨房里找寻着什么。一旁的明玛见状上前询问了一番,才发现他感冒发高烧,于是跑到一个堪布那里找了一片感冒药,给他煮了一碗泡面,让他吃完泡面后把药吃了。大概中午的时候我再次在厨房里见到了他,但他的状态依旧没有改善,坐在我跟前的恬恬把他叫到了自己的身边让其躺下,给他头上敷了一块儿湿的洗脸巾,随后轻轻的给按了半个多小时的头。给我感觉那是一个特别乖巧、胆小且缺爱的孩子,在恬恬给他按头的时候他一动不动,小心翼翼的看着恬恬。晚上吃完晚饭我在回房间的路上遇到了要去上自习的达娃赞布,我问他有没有好点?他再次吐着长长的舌头,满脸腼腆的笑着向我弯腰鞠躬,并说了句:“好了,谢谢你。”

  2023年11月25日,是我离开索伦坤布的前一天,给达娃赞布拍了一张照片,在他吃晚饭的时候送给了他。

  2023年11月26日凌晨四点,与明玛还有恬恬一起坐上了去时的那辆破旧吉普车摇摇晃晃的驶离了索伦坤布。在早上十点左右的时候,车辆顺着蜿蜒崎岖的盘山路极速的行驶着,我指着远处的珠穆朗玛峰和其他一排又一排的雪山对恬恬不停的感叹道:我现在要是有一千万,那我就不离开这里了,我要在这里买点地皮建一个木头房子,过过安逸且无人打扰的日子,每天早上推开门走出来就能看到眼前无尽的雪山和绿色的松柏林,想想都是幸福的。

  恬恬笑了笑,对我打趣道:那你想想就行了。

  在到达一个山顶的盘山路时明玛指着一道山间的沟壑对我说道:达娃赞布的父亲当时就是顺着那条山路走了两天把他送到了索伦坤布寺院的。我们在往前走个差不多十分钟就会到达娃赞布的老家。

  望着远处山脉里的悉数人家,突然想到了在去索伦坤布的时候我就是在这一段路途上看到了那个平底锅村庄的,于是满心欢喜的对恬恬说道:恬恬你可千万别睡觉啊,上次来的时候就是在这附近我看到过一了像平底锅一样的村庄,本来想喊你看来着,但是你那天睡得太死了,喊了你两声没反应,我就放弃了。

  说罢,我给恬恬又形容了一番那个平底锅村庄的地形和大概样子,恬恬故意打趣说:怎么听上去你好像形容的是一个煎鸡蛋呢?明玛说还有十分钟就会到达娃赞布的老家,你的平底锅村该不会就是达娃赞布的老家吧?

  我故意抬高声音,用肯定式的语气语气笑着反问道:怎么可能会这么巧呢?可能性不大。

  恬恬则是不屑的笑了笑,边用双眼瞪着我边说道:哼,万一呢?这事儿可不一定。

  差不多十分钟后,那个平底锅状的村庄远远的向我们靠近,这时旁边一直沉默的明玛突然挪了挪身子,然后指着那个村庄对我说:春树快看,那里就是达娃赞布的老家。

  听到明玛如此之说,我和恬恬互相看了彼此一眼,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我有点不可置信的再次向明玛确认道:明玛你是说那个像平底锅一样的村庄是达娃赞布的老家吗?刚我和恬恬还在争论呢,说不可能有那么巧合,结果还真是巧合了。

  明玛回复说:对,那里就是达娃赞布的老家,叫沃克中嘎。

  对于明玛确定式的回复,我多少感到有些惊喜,惊喜与这场巧合,惊喜与我一直感叹的那个村庄居然是达娃赞布的老家,于是对明玛说:下次来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达娃赞布的老家去看一看。

  明玛笑着回复说:没问题,下次带你去。

  破旧的吉普车继续行驶着,达娃赞布编制竹筐的身影长久的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就像舅舅说:若是达娃赞布没有来寺庙的话,或许这一辈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从事编制竹筐的工作了。

  编竹筐,编竹筐,烂衣服娃娃编竹筐,编制生活,编制梦想。若是以前在老家编制竹筐是达娃赞布的无奈,那现在在寺庙编制的竹筐一定饱含了他对无知世界的渴望

人间千千又万万相似小说
本网站属于导航站,我们只提供导航,请打开起点中文网官方网站浏览人间千千又万万最新章节列表目录。本部书籍标签:人间千千又万万 小说、人间千千又万万免费阅读全文、人间千千又万万小说阅读免费、人间千千又万万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人间千千又万万全文免费阅读、起点中文网TXT免费下载在线阅读、小说TXT下载、小说在线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全文免费笔趣阁、合集小说完整版、小说全集在线阅读、最快刚刚更新最新结局、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笔趣阁、最终结局最新今天、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无弹窗、笔趣阁小说系列全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最新篇章最新章节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广告、最新免费全文阅读、免费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阅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小说全集免费阅读、全文小说最近章节。

人间千千又万万最新章节|人间千千又万万免费阅读|人间千千又万万主角是谁?

Copyright 2022 www.guanwang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导航

小说导航不侵权只提供小说正版导航,版权属原作者原官网.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20009290号-4 公安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3253号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