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顺流在线阅读

《逆流顺流》

逆流顺流
  • 小说作者:passandy
  • 小说字数:1.33万字
  • 小说分类:最新小说
  • 小说状态:连载
  • 小说版权:起点中文网
  • 小说章节:第三章 仗义相助
  • 小说标签:现实小说 青年故事 passandy
  • 小说标题:逆流顺流(passandy)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起点中文网官方正版
开始阅读
小说简介:在鄂西北的卧龙村,一个以耕作和养殖为生的小山村,生活着陈金金一家。这个村子因传说中的诸葛亮曾到访而得名,村民们世代安居乐业,与世无争。陈金金的好友钱敏早年南下深圳打工,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在服装批发生意上取得了成功。一天,钱敏回到村里,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事物和消息。陈金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决定跟随钱敏一起去深圳闯荡。尽管陈金金的爷爷奶奶最初反对,但在父亲的坚持和钱敏的成功榜样影响下,最终全家支持陈金金的决定。陈金金的弟弟祥盛,一个勤奋好学的高中生,也受到父亲鼓励,立志要考上好大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陈金金和祥盛都先后踏上了追求更好生活的道路。陈金金、祥盛还有钱敏在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最终事业丰收,回到了卧龙村,带劲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章节试读:

  故事发生在鄂西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这个村名字很响亮,叫卧龙村,祖上一辈人给取得名字。相传,诸葛亮早年随叔父到荆州,在襄阳隆中隐居之前曾到过此地,因诸葛亮号卧龙,后来这村就改名叫了卧龙村。村里祖祖辈辈都以耕作、养殖为生,世世代代本本分分,安居乐业,与世无争。正因为如此,村里从来没有出过一位达官贵人。一九四几年打日本鬼子那会儿,村里倒是出过英雄,还有上过朝鲜战场的。

  卧龙村四面环山,村里有一条河穿过,九曲回肠。此时的卧龙村就像一幅画卷,穿梭在乡村里的宅间小巷,看着地里勤恳劳作的人们,是那样的悠闲自得,旁无若人。林间溪水,树木成荫,黄土地里都散发着芬芳。对比城市里那些林林立立的房子,世人都会觉得这里才是最接近星星和月亮的地方。清晨,你可以在睡梦中被鸡叫醒;午夜,你又可以伴着狗叫声昏昏沉沉睡去。侧耳即是蛙声一片,举目至窗前,又是萤火虫星星点点!

  在卧龙村的祠堂里存放着一本本村史,在其中的一本卧龙村大事记里面记载着这样一段:“本村村民陈世良之女陈金金,卧龙村新一代青年的榜样,深圳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

  大事记里面所记载的这位陈金金,卧龙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堪称女中豪杰,与她一起的还有一位好姐妹,她就是钱敏。

  时间来到一九九六年末。

  一天晌午。

  “叮……叮”,田间的黄牛在低头悠闲的吃着枯草,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田埂上枯草堆里躺着一位闭目养神的姑娘,手里还拽着长长的牛绳。

  兰婶扛着锄头从远处河堤走过来,隔着老远就在喊:

  “金妹儿哦!金妹儿哦!你还在放牛呐!”

  姑娘噌的一下从枯草堆里弹了起来,神情紧张的问道:

  “咋啦?兰婶!出啥事了吗?”

  “好事啊!是你的敏姐从大城市里回来了!”

  “啊!敏姐!敏姐回来了,真的吗?在哪呢?”

  “刚到家了,邻里乡亲都去了,可热闹了!”

  “我说婶啊,你一会儿帮我牵一下牛,我找敏姐去啦!”

  话刚说完,一边拍打着身上的草沫子撒了欢的往村里跑,一边把牛绳丢给了兰婶。

  这位大大咧咧的姑娘全名叫陈金金,今年刚十八出头,兰婶说的敏姐就是陈金金的发小钱敏,比陈金金大两岁,九三年那会儿正值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在收音机里听说年轻人掀起一股南下打工潮,于是热血沸腾的打了铺盖卷儿就去了广东深圳,那一年才十七岁。这一晃都三年没有见面了,钱敏的爸妈曾经一度伤心欲绝以为她都不在人世了,好在前两年,村里供销社安装了座机电话,她才跟家里人通上了电话,报了平安。

  打小的时候陈金金就视钱敏像亲姐姐一样,两人一起睡觉,一个大锅里吃饭,形影不离。金金闯祸,钱敏帮她扛。从那时候起,就一口一个敏姐,她俩个性相似,村里人都说她们简直就是亲姐妹。钱敏还有个弟弟,高中没考上大学,上了职高,听说是学汽修专业。

  钱敏的家门口围着好些个邻里乡亲,这小院自打她离家外出打工后就没这么热闹过。最开心的还是钱敏的爸妈,乐呵呵的围在钱敏周围,招呼着乡亲们家里坐。

  “我说敏儿啊,你这身打扮一穿啊,在村头我就没认出来!我还寻思谁家又娶了个城里媳妇儿了呢!”大嗓门孙婆婆发话了,惹得大伙儿一阵欢笑。

  “婆婆!在广东啊,姑娘家家的都这么穿!这叫时髦!这衣服啊,它叫羽绒服,里面不是棉花,是那个鸭绒,可轻了,暖和着呢!,婆婆,你过来,你摸摸看,可软和着呢!”说完,钱敏朝大家转了个圈。

  “要说娶媳妇啊,我看啊咱们村没有一个男娃子能配的上敏儿了!”铁匠王大叔又发话了。

  “我说王铁匠,你怕是又想给自己儿子说媒吧!”老村长一句话,又把大家惹的哈哈大笑。

  “王铁匠,你就说你是不是这么想的!”众人七嘴八舌的附和着。

  人群里只有栓子他妈默不作声,只是微笑地打量着钱敏。那会儿,钱敏执意要出去打工的时候,栓子他妈可没少劝钱敏她妈不要让她走,说姑娘出去很容易学坏,而且这么远想管也管不了。其实,栓子他妈老早就想让钱敏嫁给栓子,钱敏的妈倒是同意这门婚事,栓子懂事身体又结实,是个干农活儿的好料。只是钱敏她爸不怎么同意,说要交给钱敏自己做主。钱敏当然是不愿意这么早就嫁人,只想着出去闯。

  不过这人呐,一代人总比一代人强,自有想法!老一辈人觉得种田吃粮衣食无忧就行了,可是年轻一代人谁又愿意永远待在这大山里面。那时候,要想有出息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读书,二是出去闯。你就说读书吧,条件差,关键是缺老师,谁愿意往这交通闭塞穷的叮当响的村子里跑,即是有老师教,那老师也是一人分管好几门课,能教的过来吗?改革开放的年代,很多人的思想慢慢的在改变,钱敏她爸就是深知这个道理,他是村里唯一一个把小学念完的人,于是劝说钱敏她妈,敏儿不是读书不行,是没遇着好时候,咱们就得换条路,骡子是好是坏总得拉出去遛遛,咱就得放手让她去!

  “敏……姐!敏……姐!”

  陈金金一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从人群里一下窜了出来,愣在原地大喊了两声。

  “金……!”钱敏还没来得及回应,陈金金一个趔趄扑在了她的怀抱里。

  两个几年未见的好姐妹,紧紧抱在一起,钱敏不停地拍着陈金金的背,一边不停的喃喃自语:

  “我的好妹妹!你想我了吧!”

  “姐!可想了!”金金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姐也想你了,你爸、妈还好吗?你弟弟呢?回来也没看见他。”

  “我弟他在县里上高一,寄宿,学校还没放假,不过也快回来了!我爸妈都还好,就是身体不如从前了。”

  “妹儿啊,我听兰婶说了,你已经辍学了,咋滴啦?是不是学费没着落?”

  陈金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钱敏回过头来,对大家说:

  “各位叔婶,我给大家带了礼物了,一会儿我给大家送家里去,感谢大家伙儿这几年对我爸妈的关照,谢谢大家费心了!”

  说完,钱敏朝着大家伙深深的鞠了一躬。

  “大家都散了吧,人家敏妹和金金好几年没见了,让她们多聊聊!散了,散了!啊!都回去做晚饭了!”老村长又发话了。

  众人慢慢散去,落日余晖洒满了整个村庄!

  第二天清早。

  钱敏和金金来到了小时候玩过的祠堂。这里暗暗的灯光,高高的房梁还有木门,什么都没变。

  “还记得吗?金妹儿,小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捉迷藏,你藏进了大木箱,害我找了一下午,你居然睡着了。”

  “当然记得,姐!我们也没少在这里搞破坏!宗祠的门联我俩觉得字写的丑,看不懂,说撕就给撕了!”

  “可不是,后来村长找到学校,学校找到咱爸,我俩没少挨打!都说男孩子调皮,可是没想到哈,我俩既然比男孩子还调皮!”

  哈哈……姐妹俩的笑声回荡在祠堂里。

  “对了,姐,你现在在深圳做什么工作?给我说说呗!”

  “我一开始去深圳,人生地不熟的,什么都干过,干家政,做清洁,还去过工地干过!这些工作都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房租要去掉一大笔钱,交完房租就没有什么剩余的钱,很多次我都想回来,但是碍于面子,我买了车票又退了!”

  “姐,那后来呢?”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同乡的姐妹,做服装批发生意,就是捣腾赚差价,总算能多赚一点!”

  “姐,你看我可以吗?”

  “什么可以吗?”钱敏一脸疑惑。

  “我想和你一起出去闯闯!”金金对着钱敏一本正经的说道。

  “当然可以啊,我现在的服装生意还不错,正缺人手,不过就是有点累!”

  钱敏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你是应该去大城市看看,现在的中国刚刚走上发展的道路,尤其是香港也快回归了,深圳与香港就是一河之隔,深圳那边你能看到很多流行的东西,港台的流行音乐、电子产品,还有服饰,只要你肯干,绝对能闯出一番名堂,更何况我的妹妹长的天生丽质,身材苗条又好看,哪个大老板不喜欢!”

  “姐,你讨厌!”

  “哎!我妹害羞了!真害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知道你家里人会不会同意你去?就像当年栓子妈一样。”

  “我都辍学了,弟弟读书比我厉害,其实我爸妈早就想让我辍学打工挣钱了,弟弟将来考大学也需要钱,我们家必须得有一个上大学的!村长也是这个意思,两个都花钱,不如腾出钱来供一个。”

  “要不,明天我去你家,看看大爹大妈怎么说,不过,你跟着我,他们绝对放心!”

  “嗯!姐,我反正都听你的!”

  两姐妹手拉手甩着胳膊朝着家的方向,消失在夜幕中!

  回村的第三天,闲来无事。

  钱敏在村里遛达,乡亲们还是淳朴的面孔,见面点头微笑,这些年也有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就是一些老人还有留守儿童。稍微有点钱的人家,推掉了以前的土房子换成了砖瓦房。还是那些熟悉的路,熟悉的田野!

  “姐,原来你在这儿了!我正找你呢!”陈金金急匆匆的找过来了。

  “我到处走走,这几年没回来了!变化还挺大!”敏姐感慨的说。

  “金妹儿,走,我们一起去儿时念过书的小学看看吧!”

  “走吧,姐!去小学逛逛,然后就去我家,我爸妈等着你呢,他们准备了一桌菜,说是要给你接风!”

  “哎!大爹大妈他们总是那么客气!”

  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儿时的小学。

  学校还是那几间砖瓦房,学校已经放寒假了,透过残破的玻璃窗,教室里还是那几张用了多少年的课桌!

  “还记得吧,当年我们读鲁迅的《三味书屋》,大家伙都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姐,你看,前排那个桌子,上面的早字还在!”

  哈哈!……两姐妹忍不住又在笑!

  这一笑被村长和村支书听见了。

  “两个小丫头又过来看学校啦!”村支书和蔼的说。

  “村长,支书好!我和敏姐过来找回忆了。”

  “是啊,村长。这学校后来一直没有翻修过吗?”钱敏疑惑的问道。

  “镇里面说会安排资金翻修,可是一直没见动静,你栓子哥都去问过几次了,上面回复说是已经再研究方案!我琢磨着,就是现在读书的娃儿太少了,很多早早就不上学了,在家放牛放羊的,多半家里认为能认识几个字就够了!”

  支书和村长说完就摇着头离开了。

  钱敏知道,因为大家缺的就是经济收入,没有收入什么都干不了,吃不好,穿不好,哪有心思督促自己孩子上学,可是不读书不学知识,又怎么能改变家里的状况,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金金,你有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我们用自己的能力来改变现在村里的一切!”

  “姐,我放牛的时候,我天天在想,我闭着眼睛,往枯草堆一躺,我就想!可是,等我一睁眼,咱们村还是原来这个样子。不过,这次我一睁眼,你就回来了!”

  钱敏带着礼物同金金一起去看望金金的爸妈。二老早早就在院子门口站着,

  “大爹,大妈,你们好!我来看你们了!”

  “快请,快屋里坐,坐着聊!哈!”金金爸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洪亮。

  金金妈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事,“金金呐,快去村口看看,你弟弟回来没?前两天你栓子婶儿说学校快放假了,就今天回来!”

  “好嘞!我这就去!”

  金金妈拉着钱敏坐下,语重心长的说:

  “敏儿,我听金金说了,在外头没少吃苦吧,咱这穷苦人家想要奔好日子就得吃苦!这些年,我也算想明白了,娃儿们一辈子都窝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地方,能有什么出息?”

  “你这跟孩子一见面,怎么净说些苦啊难啊什么的!要我说啊,这好日子马上到。要相信政府,相信国家!”金金爸说道。

  “哎!不说了,不说了!敏儿,你出去这几年,你爸妈他们都很担心你,天下哪有父母不心疼孩子的!”

  “大妈,你放心,日子总会好起来的!金金想跟我去深圳,不知道您二老什么意见?”

  “我和你大妈都没意见,跟着你我们放心!你是她姐,金金有什么错的地方,你只管管教,不要手软!”

  金金的爸话刚落,金金和弟弟祥盛就进来了。

  “爸,妈!我回来了!”

  “哎!一路上累了吧,快叫敏姐!”金金的爸说道。

  “敏姐好!”祥盛三年没见敏姐了,这一声叫的还带点腼腆。

  “祥盛,姐走的时候你还没这么高,一晃都成大小伙子了!姐给你带了件羽绒服,估摸着按标准身高给你买大了一码,不知道你适合不?”

  “谢谢敏姐!”祥盛摸了摸脑袋,接过羽绒服。

  金金妈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说道:

  “大家别愣着了,赶紧上桌吃饭。”

  钱敏给了金金一个眼神,金金会心一笑,心领神会,她知道去深圳的事爸妈这一关准是成了。

  小院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祥盛、金金的爷爷和奶奶住在十里地外的祖屋,一九七几年那会儿,祥盛他爸陈世良来卧龙村安家立户时,本来是答应一起来的,结果到了良辰吉日乔迁的那天,爷爷奶奶却反悔了,舍不得自己的祖屋,爷爷说那是他爸留给他的,虽是几间土坯房,从小长大的地方,其实爷爷更舍不得的是庄稼人的几亩地,不能就这么荒废了,奶奶自然是听爷爷的话,这一住又是十年有余。好在爷爷奶奶身体还健健康康,没什么大毛病,自己种菜又种粮,祥盛他爸都没怎么操心,只是隔三差五的送些白面、菜籽油什么的。

  小的时候祥盛最喜欢去爷爷奶奶那里玩,树上掏鸟窝,田地里抓野鸡,还有爷爷养的忠犬大黄陪他玩。其实,祥盛最喜欢的就是暑假,爷爷家的门前有条河,河水不深,祥盛大着胆子就下河游泳去了。这个时候,爷爷总会在岸边盯着,生怕出了什么事情。祥盛就这么在膝盖深的河边里爬呀爬呀爬,既然自己学会了游泳。每年的清明节前几天,爷爷都会自己去集市上自己买彩纸,去山里面砍竹子,把竹子破成筷子粗的小竹条,然后自己调制浆糊,动手扎一些鲜艳的纸花粘在竹条上,祥盛都一一看在眼里,觉得很有意思,爷爷总会告诉他这是祭奠已故亲人们的,我们得扎的好看些。到了清明节那天,爷爷就会带着祥盛山里面转悠,在一座座石头砌筑的土堆坟前,插上自己做的纸花,然后烧黄纸跪拜。祥盛虽不知道里面埋的是谁,长什么样子,但是恭恭敬敬的和爷爷一样行跪拜礼。

  听说祥盛回来了,爷爷奶奶走了十里地过来看孙子。奶奶特地做了两姐弟最喜欢吃的油粑粑。不过,当爷爷得知金金要去深圳了,那脾气就上来了。

  “世良啊,你怎么放心让个女娃子去这么远的地方?这去了那里,住哪儿?吃什么?用什么?”老爷子越说越激动。

  金金妈这会儿不说话了,因为她知道老爷子的脾气。

  “良儿啊,爷爷说的对,女娃子在家里才安全,这出去打工我们是真不放心,我不知道我们还能活几年?还能不能等到金金回来!”奶奶说的都快掉眼泪了。

  “奶奶!您和爷爷长命百岁!不许这么说!我们还有好日子在后头呢!”金金说道。

  “我也舍不得姐姐走!以前和姐姐打打闹闹,姐姐出远门,我就不习惯了!”祥盛也说道。

  “爸,是这样的,咱们村的那个钱敏从广东回来了,现在生意做的挺大,赚到钱了,我就寻思让金金也去闯闯看,实在不行,我就让她回来,试试总是要的,不让她去吧,她会一直惦记,没准儿哪天招呼不打,就自个儿跑了。”祥盛他爸抽了口烟,不紧不慢的说道。

  “敏儿这丫头,我知道,三年前出去的,这娃儿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爷爷听进去祥盛他爸的话了,语气缓了下来。

  祥盛他爸瞅准了时机,继续说道:

  “爸,您这一辈子没出过卧龙村吧,我子承父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长这么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现在就是去个市里我指不定都找不回来。为啥?就是因为没见过世面,咱们要是还这样继续束缚孩子的成长,我们真的会是一辈子的罪人!,就是活该一辈子穷!”祥盛他爸铿锵有力地说出了真心话。

  金金看着父亲,祥盛也看着父亲,昏暗的灯光下,他们姊妹俩头一次觉得父亲这么伟大!父亲的话,也深深的烙印在他俩心里。

  最终,爷爷奶奶也同意了金金去深圳,临走时跟金金一再交待,觉得外面不好时就回来,别抹不下面儿,在外面做事啊,你得心要诚心要善,老话儿说的好啊,伸手不打笑脸人。同时还鼓励祥盛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从另外一条路出人头地!要问,爷爷为什么这么通情达理,那是因为在旧社会,爷爷就是教私塾的,奶奶看中爷爷,正是因为他肚子里有墨水有文化。

逆流顺流相似小说
青年故事:我的七十七天旅行
九零后青年故事
望京soho的青年故事
本网站属于导航站,我们只提供导航,请打开起点中文网官方网站浏览逆流顺流最新章节列表目录。本部书籍标签:逆流顺流 小说、逆流顺流免费阅读全文、逆流顺流小说阅读免费、逆流顺流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逆流顺流全文免费阅读、起点中文网TXT免费下载在线阅读、小说TXT下载、小说在线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全文免费笔趣阁、合集小说完整版、小说全集在线阅读、最快刚刚更新最新结局、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笔趣阁、最终结局最新今天、最新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无弹窗、笔趣阁小说系列全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最新篇章最新章节目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广告、最新免费全文阅读、免费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阅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小说全集免费阅读、全文小说最近章节。

逆流顺流最新章节|逆流顺流免费阅读|逆流顺流主角是谁?

Copyright 2022 www.guanwang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导航

小说导航不侵权只提供小说正版导航,版权属原作者原官网.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20009290号-4 公安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3253号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